图为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资源与市场部副总经理沈悦发表主旨演讲(蒋文 摄)
9月18日,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年天然气产业发展大会(秋季)”在北京举行。会上,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资源与市场部副总经理沈悦发表题为《“十五五”期间我国天然气市场展望》的主旨演讲,沈悦表示,2026年国际LNG市场供需开始转向宽松,2028-2029年将处于供应过剩高峰期。“十五五”期间,在全球LNG供应宽松格局下,预计国际LNG长协及现货价格或将下行。
沈悦介绍,天然气是全球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占比31%、煤炭占比26%、天然气占比23%、非化石能源占比19%。非化石能源受体量、利用范围、稳定性等因素影响,目前看来无法快速替代化石能源。
天然气是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发电与热力行业碳排放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40%以上,在等热值情况下,燃气发电排放较燃煤发电少50%左右,天然气的减碳作用日益凸显。沈悦预计,203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占比将维持在25%左右。
全球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约190万亿方,储采比接近50,能够满足2060年前各国市场需求。当前全球新能源开发利用加快,各资源国“变现”焦虑上升,希望出口更多天然气。北美、独立国家联合体、中东是最主要产气区和净出口地,亚太、欧洲是重要消费地区和最主要的进口地区。沈悦预计,2030年亚太需求约为1.2万亿方,“十五五”期间年均增速3.4%。
美国、卡塔尔、澳大利亚是最主要的LNG出口国。2024年,全球LNG贸易量4.11亿吨,美国是最大LNG出口市场,出口量8840万吨,占比21.5%,与占比19.7%的澳大利亚和占比18.8%的卡塔尔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未来五年,美国新增产能占全球近50%。随着全球LNG贸易迅速增长,预计2030年LNG贸易量超过8000亿方,或将超越管道气成为最主要的贸易方式。
沈悦对“十五五”期间全球天然气市场形势进行预测,他认为,国际LNG市场供需将由紧转松,2026年国际LNG市场供需开始转向宽松,2028-2029年将处于供应过剩高峰期。“十五五”期间,在全球LNG供应宽松格局下,预计国际LNG长协及现货价格或将下行。
由于国际LNG采购成本下降,在供大于求形势下,销售价格将加快趋近于最低资源成本,带动国内天然气市场价格中枢下移,资源成本下降将进一步激活国内天然气需求,预计2030年国内天然气需求量达5600亿方以上。
最后,沈悦从四个方面解读中国天然气市场新格局:一是全球政治经济走势难料,能源安全保供任务更加艰巨;二是内外部因素多维叠加,国内天然气市场发展走势向好;三是“统一大市场”加快成形,多元化竞争局面愈发激烈;四是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中,燃气发电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此背景下,沈悦呼吁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要“保安全、谋协同、促合作”,合力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上中下游协同,助力产业链各环节良性循环;倡导新型合作关系,促进区域市场高质量发展。
沈悦表示,中国海油在自产资源经济高效、快速增储上产基础上,持续丰富资源池获取渠道,发挥多气合一优势,提升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打造国内天然气客户服务体系,提供多种模式的天然气供应解决方案,与客户建立“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久合作关系;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共同推动整船销售模式,后续将持续加大服务规模。
本次会议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销售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分公司、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上海中远海运液化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支持下,吸引了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国内外能源企业、研究机构的专家及代表三百余人。会议聚焦“十五五”期间天然气市场形势展望、城市燃气行业转型、管网平衡管理、气电协同发展、生物天然气绿色核证、国际油气供需形势及贸易体系等热点议题,助力企业把握全球市场动态,促进天然气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推动天然气在新型能源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