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公司新闻
董保成:生物天然气绿色核证与定价机制探索 时间:2025-09-23 11:37:37 来源: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作者:姬兆霞

image.png

图为中国沼气学会秘书长董保成发表主旨演讲(蒋文 摄)

9月18日,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年天然气产业发展大会(秋季)”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沼气学会秘书长董保成发表题为《生物天然气绿色核证与定价机制探索》的主旨演讲,董保成表示,发展沼气生物天然气是一场农村能源革命,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如何处理42亿砘粪污、秸秆等有机废弃物,释放千亿沼气生物天然气产能,是沼气行业在双碳战略下的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2015年以来,农村沼气向原料多元化、工程规模化、功能综合化转型升级,逐步从庭院经济拓展到区域有机废弃物处理中心,从解决农村点灯、做饭,向城镇燃气、生物燃料等领域快速发展,总体上看工艺技术相对成熟,应用场景多,生态效益凸显。

从规模化生产上来看,目前,全国规模化沼气生物天然气项目694处,年产沼气71亿立方米;生物天然气规模231座,年产气16.26亿立方米;沼气发电40.66亿千瓦时。从应用场景上来看,生物天然气不仅可以用于生活用气,也可作为直接补充压缩天然气(CNG)、液化天然气(LNG)的来源;后端市场可以将生物天然气并入燃气管网或者液化处理,打造全国“地下一张资源网、地上一个资源池”格局,创新沼气生物天然气绿色生态价值实现新途径。

欧洲的案例证明,液体生物甲烷作为生物油气类产品生产端,尤其是船用、车用燃料,在千亿产能条件下的产业规模、商业模式、投资机制已初步成熟。2024年8月20日,绿气新能源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挂单的1500万立方米生物天然气,首次通过“气证合一”模式,将绿色燃气标识与传统能源市场有机结合,对推动沼气生物天然气与常规天然气的互联互通、探索绿色价值实现途径具有重大引领作用。

未来,通过构建我国生物天然气的价格指数体系,将有利于逐步实现与国际碳价的协同,实现国内外绿色溢价差距逐步缩小,也将推动全球生物油气国际市场迅猛发展。

本次会议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销售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分公司、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上海中远海运液化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支持下,吸引了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国内外能源企业、研究机构的专家及代表三百余人。会议聚焦“十五五”期间天然气市场形势展望、城市燃气行业转型、管网平衡管理、气电协同发展、生物天然气绿色核证、国际油气供需形势及贸易体系等热点议题,助力企业把握全球市场动态,促进天然气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推动天然气在新型能源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