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最新资讯  > 行业资讯
一文看懂皖天然气储气调峰能力建设情况 时间:2019-09-10 14:37:23 来源: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作者:耒人

《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2020年我国天然气保供能力要达到3600亿立方米,国内天然气产量要达到2070亿立方米,“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8.9%,气化人口4.7亿人,管道里程10.4万公里。各省份纷纷发力“保供”,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代表,安徽省天然气储气调峰能力如何?建设情况如何?一起来听安徽省能源局油气处副处长张勃松的分享。

111.jpg

1、安徽省天然气利用情况如何?

2018年,安徽省用气总量为50.1亿方,同比增长13.9%。其中,冬季高峰用气量为1800万方/天。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4.6%。

2019上半年,安徽省用气总量为26亿方,同比增长16%,高于上年同期增幅7.5个百分点。

112.jpg

113.png

2、安徽省储气设施建设情况如何?

压实储气责任:签订《民生用气保障责任书》,落实地方政府3天应急储气任务。加强省级统筹:《安徽省天然气储气能力建设规划(2018—2020年)》,参股沿海LNG接收站,建设内河LNG接收站。推动项目建设:2019年建设储气设施21个,储气能力667万方;2020年建设储气设施33个,储气能力2132万方。落实要素保障:坚持重大项目“四督四保”,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联席会议。

3、安徽省储气调峰责任是怎样的?

到2020年,形成政府储备能力5342万方。通过安徽省政府与各市人民政府签订《民生用气保障责任书》分解落实。政府直接投资、政府投资平台或国有企业投资。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特许经营企业代建,政府与企业签订应急调度协议,给予补贴、用地、气价支持。

4、有什么统筹规划?

两份重要的文件:
《安徽省天然气储气能力建设规划(2018—2020年)》《安徽省天然气储气设施建设方案(2018—2020年)》统筹安排城镇燃气5%的储气任务。自建中小型LNG储备站。购买或租赁储气能力。参股沿海LNG接收站。

5、有哪些储气中心?

参股江苏滨海LNG接收站,这被认为是内陆地区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创新之举。芜湖LNG内河接收(转运)站,此为国内首个内河LNG接收站。安徽省能源集团与浙江省能源集团加强合作,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天然气资源共享和管网互联互通。发挥长江干线航运条件,即扩大LNG储备、构建沿江LNG储运廊道。

6、储罐建设情况如何?

2019年,建成LNG储气设施项目21个,总储气能力667.8万方。到年底前总储气能力达到3576.6万方,达到地方2.29天用气量。到2020年,开工LNG储罐33个,新增储气能力2132.2万方。到年底前总储气能力达到5708.8万方,达到地方3天用气量。

7、有什么要素保障?

政府重大项目“四督四保”制度。发展改革委牵头,自然资源、住建、环保、交通等建立了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协调重大项目建设。天然气储气设施用地纳入省级预留用地计划,优先予以保障。

8、调峰能力如何?

应急预案:冬季供气应急预案,监测、预警,保民生、保公用、保重点。运行调度:对接上游,竞拍气源,LNG均衡采购,气价联动。联供联保:城市间联供联保,管网向第三方开放,代输、代储服务。

沟通协调:错峰用气,价格差异,削峰填谷。

9、调峰用户情况如何?

“三个一亿方”调峰用户清单。错峰避峰用气方案供暖季878家可压减可中断调峰用户三级减限方案,可压减总气量544万方/日,占全省日均用气量的30%以上,在极端情况下,保障民生用气安全。

10、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情况如何?

114.jpg

11、国家重点互联互通工程情况如何?

国家41项重点互联互通工程:

西气东输一线定远分输站—合肥复线:已建成。.中海油滨海LNG接收站配套苏皖管线;安徽段已于2018年12月与江苏段同步完成核准,今年年底前具备开工条件。

12、省级干线建设情况如何?

《安徽省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17—2021年)》:

推进“三纵四横一环”省级干线管网和支线管道建设。偏远地区建设独立供气设施,开展省级干线管网运营调度平台研究。

115.jpg

13、跨省联络线是怎样的?

落实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油气管网互联互通要求,编制实施长三角天然气供气能力规划。

苏皖豫联络线:省内管网与中俄东线、冀宁线、青宁线等国家干线贯通。安徽省能源集团与浙江省能源集团合作建设皖浙油气联络线,引进沿海LNG。开展山东菏泽—宿州,湖北枣阳—六安、宣城—浙江嘉兴等跨省联络线前期研究。14、“淮南煤制气”发展如何?
《国家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承担淮南高灰熔点煤高效清洁利用和国产甲烷化工艺技术应用示范任务。年产天然气22亿方,耗煤550万吨/年。缓解长三角地区天然气保供压力,助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