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最新资讯  > 行业资讯
张荻萩:预计2030年我国石油消费达到7.2亿吨峰值水平 时间:2020-01-23 17:53:20 来源: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作者:李丹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张荻萩

1月13日,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张荻萩在《2019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发布会上作《开放竞争的中国石油市场》报告。

张荻萩表示,2019年中国石油市场特征鲜明,主要表现在止跌回升、出口猛增、汽弱柴强、进程加快这四个方面。

一是,原油产量止跌回升,对外依存度增速放缓。2019年我国原油产量同比增长205万吨,达到1.91亿吨;中国原油和石油对外依存度升至72.4%和70.8%,增速放缓0.8和1.3个百分点。

二是,成品油产量增速加快,需求增速放缓,出口压力加大。2019年成品油净出口量达5466万吨,同比增34%;实际产量4.36亿吨,增速较上年继续增加0.6个百分点;实际消费量为3.84亿吨,较2018年增长4.8%,增速较2018年回落1.2个百分点。汽柴煤油净出口均快速增加。2019年,汽柴煤油三大油品产量分别为17105万吨、21180万吨、5290万吨,增速分别为6.8%、5.8%和10.9%;汽柴煤油三大油品消费量15408万吨、19093万吨、3903万吨,增速分别为4.6%、4.6%和6.1%;出口方面汽柴煤油净出口较2018年增长40.69%、30.80%、31.52%。

三是,汽油出口受限,汽柴油市场迎来趋势性拐点。2019年汽油批发价格到位率较柴油低9.8%,汽柴油到位率分别为79.8%和89.6%,相较于2018年,汽油仅较柴油到位率低2.6个百分点。

四是,市场开放竞争、监管力度加大,市场主体更加多元化。据了解,2018年3月,中国首个国际化期货品种——原油期货上市;2018年6月,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标志着石油下游环节完全放开,加油站环节对外资开放;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成品油批发权取消、零售权下放…这些政策让我国石油市场主体更加多元化,初步形成国有企业为主体,民营与外资企业同步发展较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

张荻萩表示,一方面,一二线城市汽车限购政策未如期开放、清洁能源替代效应加剧,汽油、柴油需求将整体承受压力;另一方面,大兴机场等新机场建设项目的投入,煤油消费将迎来利好。

炼油能力快速增长使我国成品油由净进口转为净出口。报告显示,自2012年开始,8年时间,我国成品油出口量增13倍至6450万吨。张荻萩表示,成品油净出口升至6000万吨的背后是国内竞争的国际化。随着中东、中国、印度等地一些大型新建炼厂在未来3到5年内陆续投产,巨大的成品油出口量既要面对容量有限、竞争激烈的亚太市场,又要获利,对于竞争力参差不齐的中国炼油企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2020年中国将超过韩国,成为亚太最大的成品油出口国,大量的成品油出口,面对竞争将更加激烈。

报告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炼油能力仍将继续增长,按照在建、改扩建及规划项目,预计2025年国内还将新增炼油能力1.33亿吨/年,若不计淘汰落后产能,我国炼油能力将达到10.2亿吨/年,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炼油国。而炼油能力过剩的问题也进一步加剧,巨大的成品油出口量既要面对容量有限、竞争激烈的亚太市场,对中国炼油企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张荻萩表示,尽管未来成品油增速放缓,但石油作为化工原料仍有增长空间,2025年前,中国石油消费仍将维持增势,2030年达到7.2亿吨峰值水平。未来几年,供需矛盾和结构性过剩的问题或愈发严重,亟待加快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强市场监管,引导市场有序竞争势在必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