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最新资讯  > 行业资讯
LNG:讲安全,我是认真的! 时间:2020-06-19 13:30:33 来源:中国海油、海油思享汇

6月13日,浙江温岭发生一起运输液化气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多人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场事故令人痛心,同时也引发了一些误解,有人将槽罐车中运送的LPG认成了清洁能源LNG,两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实际却大相径庭。

LNG vs LPG

我们不一样


LPG

姓名:LPG(Liquefied Petroleum Gas)液化石油气

外貌:由炼厂气体或天然气(包括油田伴生气)加压、降温、液化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气体。

成分:是丙烷和丁烷的混合物,通常伴有少量的丙烯和丁烯。含有少量戊烷、戊烯和微量硫化合物杂质,密度比空气大,容易在地面聚集。

性格:脾气爆遇到火源,易发生化学性爆炸。

应用:早年被用在一些出租车的改装上,后来家用较多,也就是日常所使用的液化气

车载住所:压力容器槽罐


LNG

姓名:LNG(Liquefied Natural Gas)液化天然气

性格:非常温和。燃点很高,不容易被直接点燃,由于密度比空气小,泄漏到空气中会很快挥发消散,不容易聚集引发爆炸

应用:多数情况下需要先气化后再使用,气化后的LNG和普通的天然气用途一样,冶金、食品、瓷业、各种工业、餐饮、民用、汽车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车载住所低温容器槽罐



燃点试验



将LNG与汽油同时倒在高温铁棒表面

汽油迅速发生燃烧

LNG则不会

甚至能给铁棒降温

证明LNG的燃点较高

相比汽油更难点燃




灼烧试验



将LNG气瓶置于火焰上方

进行长时间灼烧

由于受到保冷层的保护

外界的高温无法传递到内部

所以即使发生火灾

LNG气瓶也不易发生燃料泄漏的危险



环保试验



把LNG和汽油分别倒入烧杯中点燃

燃烧结束后

汽油烧杯变黄

顶上的石棉瓦被熏黑

而LNG的烧杯和石棉瓦透亮如新

LNG燃烧排放更为清洁

储存安全:

LNG储罐在投入市场前

经过多项严格试验和检验

用于车辆、船舶的标准化LNG气瓶或储罐在投入市场前都要经过多项严格试验和检验。

其中包括:将LNG气瓶分别从高处跌落,气瓶没有发生泄漏,外壳没有结霜或结露,主体结构和绝热系统保持完好;将LNG气瓶置于高温火焰上方进行长时间灼烧,瓶内液体没有大量气化,证明气瓶的绝热性能良好。

装载和使用LNG燃料的车、船都配备了严格的安全保护控制系统,这是增加LNG使用安全性的第二重保障。

此外,中国海油和相关研究机构联合开展的实物试验中,模拟研究了一些极端情况下LNG可能导致的危险。结果表明,这些危险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均能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在空气中泄漏后即使遇到明火也不会发生爆炸,形成的火焰范围有限,且持续时间极短。

运输安全:

“与汽油、酒精等燃料相比,

20年来,LNG有着最好的安全记录。”

美国运输事故管理局曾撰写报告称:“与汽油、酒精等燃料相比,20年来,LNG有着最好的安全记录。”

LNG公路运输是LNG产业链的重要部分,采用槽车运输LNG,要求结构上必须满足物料装卸、隔热保冷、高速行驶的要求。目前主流LNG槽车是三轴的半挂车型,槽车罐体容积一般为51至53立方米,LNG充装系数为罐体容积的90%至92%。

目前,中国海油LNG槽车运输采用基于全过程风险管控的LNG槽车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承运商资格审查,重点关注源头管理;管控措施细化,手段具体可执行;统筹考虑各管理方,明确分工与职责,处罚奖励分明;重视培训教育和安全警示,网格化应急救援,事故应急及时到位。

从槽车装卸、人员配备

到道路管理、应急预案

全方位保障一路平安


本文来源:中国海油、海油思享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