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显示3月31日-4月6日,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为126.51点,周环比下跌1.51%,同比下跌9.32%。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发布的库存数据显示,截至3月28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增加616.5万桶,至4.3979亿桶,较五年同期平均水平低约3%;NYMEX的WTI原油期货交付地-俄克拉荷马州库欣地区的原油库存增加237.3万桶,至2507.8万桶。
本周国际油价整体呈震荡下行态势,WTI与布伦特原油期货分别创下近四年来最大周度跌幅。截至4月4日收盘,Brent原油期货价格环比下跌9.87%,至65.58美元/桶;WTI原油期货价格环比下跌10.63%,至61.99美元/桶。
供应方面,OPEC+在4月3日召开的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JMMC)会议上决定,将5月增产幅度由13.5万桶/日上调至41.1万桶/日,进一步强化了供应扩张预期。同时,尽管美国原油产量在1月降至11个月低点,但对俄罗斯和伊朗的二级制裁威胁未能有效改变市场对中短期供应宽松的预期。哈萨克斯坦等产油国持续超产亦削弱了此前的供应收紧逻辑,整体供需格局向宽松方向偏移。
需求方面,美国政府“对等关税”政策于4月2日正式宣布实施,同时中国财政部4月4日迅速宣布对原产美国商品加征34%反制关税,贸易紧张局势急剧升级,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多家国际投行下调原油需求预期,高盛将2025年全球日均需求增速预估由90万桶调降至60万桶,并同步下修油价目标。短期内,需求端风险将主导市场情绪,油价反弹基础趋弱。
综合来看,短期内油价或继续下探,市场将继续消化关税冲击和OPEC+增产落地的双重利空。国际油价波动性有望加剧,具体价格走向将取决于反制性关税政策的释放节奏。
截至4月3日收盘,上海期货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环比上涨1.27%,至548.6元/吨。因国内清明假日休市,上周国内原油期货收盘价格未能及时体现油价下行趋势。节后第一天4月7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原油期货开盘补跌7%至510.1元/吨。
现货市场方面,4月4日,迪拜原油价格70.42美元/桶,周环比下跌7.32%;阿曼原油价格70.61美元/桶,周环比下跌6.91%。
由于贸易流程原因,我国原油进口到岸价格往往比国际市场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滞后。近期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将在后期原油进口到岸价格中逐渐显现。
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编制由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合作完成,于2019年12月18日以价格形式首次面世,自2020年9月23日起调整为以指数形式发布,以2018年第一日历周为基期(当周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为3114元/吨,价格指数为100)综合反映上一周我国原油进口到岸的价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