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由于利润下滑、债务水平攀升和股价疲软,bp宣布调整战略,重新聚焦于扩大油气业务,这标志着其能源转型战略的全面回调。此前,bp曾计划通过缩减上游业务转型为综合能源公司,并承诺十年内削减40%的油气产量。然而,其加速能源转型的举措未能达到预期成果,反而导致投资回报降低和股票表现不佳。回归油气主业将助力bp重塑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路径。
加大勘探投资
依据新战略,未来三年,bp将减少50亿美元的转型支出,同时维持年均100亿美元的油气主业投资,以提升净产量和储量替代率。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bp的储量替代率从90%持续走低,2024年骤降至1%。同年,其净产量约为240万桶油当量/日,储采比仅为7,暴露出其面临储量接续的严峻挑战。
为此,bp在2024年将勘探投资同比提升62%至16亿美元,并计划未来三年钻探约40口井,包括埃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海上项目,以及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合作开发的Langkasuka盆地项目。
然而,勘探过程中的风险仍在影响bp勘探业务的开展。例如,其关键油井之一——纳米比亚Sagittarius-1X井的商业性目前面临挑战,其钻井结果将直接影响邻近Capricornus勘探区的商业性及潜在的开发计划。如果连续钻探失败,可能迫使bp重新考虑策略并缩小投资规模。
并购或将成未来选择
近期,有关bp被并购的传闻越发密集。但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壳牌正在准备就收购bp与其展开接触。彭博社、路透社、CNBC等媒体均认为,壳牌是最可能的交易方。从产量规模看,一旦bp与壳牌合并,其总产量将达到640万桶油当量/日,超过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最大的非国有油气勘探开发公司。从LNG市场规模看,壳牌作为全球顶级的LNG市场参与者,合并后的公司或将成为全球第三大LNG生产商,产量规模达到4500万吨/年;从资产重叠领域看,bp和壳牌在全球11个国家存在资产。此外,两家公司在中东地区的投资组合运营成本较低,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不过,潜在的合并交易也存在一系列挑战。壳牌公司已将上游资产分拆出来,与Equinor(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合并成为英国北海最大的独立生产商,如果bp和壳牌合并,新公司需要就bp在北海的资产与Equinor重新谈判。同时,壳牌已经退出了美国页岩油领域,而bp仍保持较大投资规模。
回归油气业务意义重大
以bp为代表的一批油气公司,在此前的能源转型进程中制定了较为激进的策略。如今在适应能源转型大势的同时,回归高价值、高潜力的油气主业,将对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格局带来深远影响。油气巨头仍将主导全球油气勘探格局,重点布局深水区和战略勘探区的高影响力钻井项目。这些勘探突破往往能催生新盆地、新区带和新类型油气藏的持续发现,推动全球勘探技术不断进步,成为新增油气储量的核心贡献者。
在全球能源需求持续攀升和能源结构深刻调整的大背景下,油气资源的战略地位越发显著。对油气公司而言,开发新能源项目面临更高风险和盈利挑战。虽然能源转型趋势不可逆转,但其进程充满复杂性,并非直线式前进。油气公司只有根据环境和自身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战略,才能确保企业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