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国内天然气市场供应宽松成主基调,结合地下储气库及LNG的运行情况,以主动消耗库存为主。下半年,预计天然气消费较上半年趋强,需求增长123亿~142亿立方米,国产气以及管道气进口将支撑国内消费增长,整体供应相对宽松。
上半年
供应稳增,需求偏弱,市场表现总体宽松
供应端稳中有增,进口结构深度调整
今年上半年,国内各大石油公司持续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通过技术突破与产能建设提速,推动国产天然气产量创下历史新高。2025年1至6月,我国天然气产量达1324.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7%,净增71.7亿立方米。其中,常规气产量增加56.1亿立方米;页岩气产量达141.2亿立方米;煤层气产量76.3亿立方米;煤制气产量39亿立方米。进口气方面呈现结构性调整。今年上半年,天然气总进口量823.8亿立方米,同比减少76.3亿立方米,降幅8.5%。管道气进口保持增长,中俄东线平均日输气量超过1亿立方米,叠加中亚管道稳定供应,进口管道气达415.9亿立方米,同比增加39亿立方米。进口LNG规模明显收缩。受国际市场影响,东北亚LNG现货均价从2024年的11.8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MMBtu)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4.65美元/MMBtu,同比涨幅达23.73%。关税政策加剧成本压力,对美LNG加征的关税政策持续生效,美国LNG到岸价较卡塔尔同类资源高15%~20%,直接导致美国LNG进口占比从2024年的12%降至不足5%。受此高价及关税政策影响,LNG进口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15.3亿立方米。
需求不振,增速放缓
受气温偏暖及工业需求疲软影响,今年上半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2.6%,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4.7个百分点。在全球变暖趋势与厄尔尼诺事件滞后效应叠加作用下,全国多地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采暖用气需求不及预期。工业领域同样承压,1至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工业用气增长动力不足。一方面,受关税政策影响,出口企业订单减少,生产节奏放缓。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拖累玻璃、陶瓷、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用气需求。以玻璃行业为例,上半年浮法玻璃价格持续回落,6月份跌至1100元/吨附近,湖北部分地区价格甚至跌到1000元/吨。与价格颓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生产成本的居高不下——以煤制气为原料的企业因煤价下滑尚有微薄利润,而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的企业则亏损严重。受此影响,1至5月,浮法玻璃产量累计2203.28万吨,同比下降16.48%。
供需形势总体宽松
2025年上半年,天然气供应量2116亿立方米,减去损耗和轻烃回收减量,可供市场量2058亿立方米,资源富裕17亿立方米。考虑地下储气库上一年注采量情况,富余的资源更大。结合地下储气库及LNG的运行情况,年初局部地区的LNG接收站库存高,今年上半年主动消耗库存为主。
下半年
消费增强,气电作用突显,供需保持宽松
天然气消费较上半年偏强运行
根据目前发展态势,分析影响因素的实际情况,结合制造业、国际贸易等发展态势,预计今年下半年天然气需求量为2143亿立方米,同比增加133亿立方米。若考虑石油公司实施“放量调价”的政策,促进市场进一步增长,同比增量有望达到142亿立方米。如果今年夏季是正常气温以及用电量整体低迷,那么同比增量有望降至123亿立方米。
重点天然气市场表现预测如下。
天然气发电: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气电装机新投产800万千瓦,根据各地区燃气发电项目进展,预计2025年新增燃气发电装机在1700万千瓦左右。7至8月,国内正值迎峰度夏,根据中国气象局预测系统,我国大部气温仍将以偏高为主,气电利用小时数采用2023年数据550小时,9至10月维持前两年相近水平,11至12月利用小时数考虑延续气温偏暖态势略低于2024年水平,全年利用小时数2293小时,符合近年气电利用小时数趋势。
天然气车用:根据新增LNG重卡与Brent、LNG价格等之间的历史关系,在Brent或LNG价格增长时,LNG重卡销售量下降;Brent或LNG价格降低时,LNG重卡销售量上升。7月中旬,国内油价下跌;7月底,受美国与欧洲达成贸易协议以及美中延长关税暂停可能性的提振,美原油价格出现温和回升,国际油价盘中上涨,此次油价调整方向尚不明朗。基于目前的LNG价格,预测2025年LNG市场价格不高于2024年,气柴比价仍有竞争力,预计2025年全年新增LNG重卡较2024年回落,销售量15万辆左右,考虑当年报废车辆,保有量达到99万辆。需要注意到供暖季之前,煤炭运输需求也将提振LNG交通用气。
工业用气:7至8月受高温天气影响,制造业生产进入淡季。不过,随着关税问题暂缓,工业用气需求或有一定程度回暖,沿海重点工业省份的采购活跃度回升。但仍需注意,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性依然突出,有效需求不足、工业企业盈利承压等问题尚未根本缓解,工业用气需求回暖有限。
供需形势保持宽松
根据上半年各资源供应状况,2025年是油气行业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国产气考虑仍维持上半年增长态势,下半年将同比增加70亿立方米;进口管道气除中俄东线增量外基本维持常年同期水平;进口LNG增量预计从8月份开始由负转正,后半年同比增加45亿立方米,如果市场不能向好,那么进口LNG转正有可能推迟到9月份甚至10月份。
今年下半年,预计我国天然气总供应量为2295亿立方米,除去出口、库存差以及损耗,可供市场量为2181亿立方米,同比增加171亿立方米。
发展建议
迎峰度夏期间,水电资源的丰枯变化与高温持续时间直接影响天然气发电需求。天然气发电是一个需要推动的领域,需要各企业主动应对,因为无论从政策还是经济性以及能源转型都尚不明朗,但是气电的作用和功能突显。
值得注意的是,“十四五”前4年的电力弹性系数均为1.2甚至更高;今年上半年仅为0.7,预示着迎峰度夏结束后,随着发电装机容量持续增加但用电量增速不及预期,9月起气电发电小时数或将面临下行压力。在此形势下,建立优化气电价格联动机制、强化调峰能力建设将成为关键路径。
从4月份开始,LNG进口成本低于2024年同期,在天然气营销中需要做好用户成本构成分析以及价格机制方面的研究。建议成本降低的红利可以适度向重点用户或者非捆绑式用户倾斜。
据海关总署数据,自2024年11月份以来,中国LNG进口量连续第8个月同比下降。截至7月29日船期监测数据,我国LNG进口量仍难以在7月由负转正,但同比相差不大。预计LNG船期到港量从8月份开始由负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