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天然气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严实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总经理助理陈刚,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量化投资俱乐部顾问导师董晖,江苏鼎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休斯顿大学访问学者张小雪等业界大咖就“LNG产业发展”话题和大家分享真知灼见,150多位能源界、金融界及相关服务机构等人士出席。
致辞环节
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潘建华
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潘建华在发言中表示,能源产业是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战略性产业,绿色能源正逐步成为能源生产消费与结构调整的主旋律。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江苏如东LNG接收站扩建项目,重大产业项目向沿海布局。作为国家新一轮战略布局的重点区域、沿海开发的前沿阵地、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作为全国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首家绿色能源之都,如东大力发展LNG、风能等产业,引领南通新能源产业发展,如东正站在新时代“风口”,邀请各位加入到如东新能源发展的浪潮中。我们相信有各位领导的亲切关怀,有各位企业家朋友的大力支持,如东必将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董事长 叶国标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董事长叶国标表示,江苏如东是全国百强县,是县域经济的佼佼者,是全国领先的绿色能源示范县,是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的区域,既是“绩优股”,更是“潜力股”。
如东洋口港在LNG产业发展方面可以说是兼具天时、地利、人和,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航道优势、空间优势、交通优势、腹地优势、先发优势等综合优势。今天来了数百位能源和金融领域的企业家、投资者,都是很有分量、很有实力、很有品牌、很有投资意愿的,既有中石油、中石化、中国华电、中远海运能源、振华石油、中交能源、国储能源等央企、国企代表,也有壳牌、道达尔、美孚等外资能源企业的代表,还有宁波银行、温州银行、软银赛富、中平资本等金融投资机构。大家汇聚如东开会、考察,是看好这里的投资机会和发展前景。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是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直接指导下,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能源交易平台。我们致力于做好三件事:第一是搭平台,建设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的能源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改革助推平台、信息交互平台和交流合作平台。第二是建桥梁,要在政府和市场之间、上游和下游之间、买方和卖方之间、供方和需方、能源和金融之间、国内和国际之间搭建桥梁,成人之美,成就自己,服务客户,提升自己。第三是做服务,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服务油气市场化改革大局,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服务客户,服务股东,服务会员,服务行业,服务市场。
签约仪式
如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举行签约仪式
会上,如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举行签约仪式,在双方代表的见证下,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郁宏伟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总经理助理陈刚作为授权代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潘建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董事长叶国标,南通市发改委主任尹建勇,中共如东县委副书记陈雷,如东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小军,如东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蒋树建,如东县委常委、人武部部长黄涛,如东县人大副主任刘旭峰,如东县政协副主席陆茵,如东县政协副主席、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蔡东等领导见签。
论坛主持人:中共如东县委副书记 陈雷
主旨演讲
江苏省天然气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严实春
江苏省天然气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严实春表示,电力市场和天然气市场是两个有一定共性、关联性的重要能源产品市场,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两个市场都是有中央文件力推的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电力市场的改革文件主要是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印发的9号文,而天然气市场的改革文件主要是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印发的《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第二、电力和天然气都有输配环节、具有自然垄断属性,因此“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均成为电力和天然气改革的目标和选择。
第三、两个市场存在关联性,江苏省天然气的消费超过40%为燃机发电,因此电力的改革会对天然气的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反之,天然气的市场化改革,也会影响到发电企业选择发电燃料,两个市场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第四、目前这两个市场所有的从业者,都是比较焦虑的,因为整个改革肯定是对现有的市场格局和体系的重塑,对于电力市场而言,大家面临一些历史成本的消化问题,而对于天然气市场化而言,焦虑的原因既有大量“照付不议”长协尚需较长时间消化的问题,也存在市场格局不清晰、价格混乱、冬季价格政策不明朗和市场开放程度不足等。
严实春指出,在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方面,重中之重是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没有供应侧的竞争,就很难构建起真正的市场,所以必须要有新的供应方进入市场。在此方面,可以借鉴电力市场的改革经验,各省应尽快规划并培育自己区域市场和供应渠道和气源组织,特别是沿海省份,更应该利用好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争取改革红利。另外,在需求侧,需要考虑终端用户特别是工业用户参与市场的渠道和机会,在配气端也要实现运销分离,倒逼城市燃气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其次,制定规则、明确预期是当务之急。现在规则不明确,预期也很混乱。这些规则主要是管输费怎么定价、管输容量如何分配、市场交易如何实现、调度的规则和运行监督及成本监审如何实现等。
最后,政府监管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无论是规则的制定和执行监督,还是对市场主体行为的规范,政府的监管都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现阶段天然气市场化改革中,更应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区域性的市场,特别是在用气量大、市场基础好的省份,放权试点。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总经理助理 陈刚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总经理助理陈刚表示,接收站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当前阶段引入气源竞争、促进供应较为现实的手段,基础设施常态化开放,促进天然气市场改革。
据悉,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意见》,会议强调,推动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要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组建国有资本控股、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推动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X+1+X”的油气市场体系,提高油气资源配置效率,保障油气安全稳定供应。
陈刚表示,在充分竞争的“X+1+X”油气市场体系中,“X”代表天然气上游市场主体多样化和天然气气源的多样化;“1”代表天然气中游管网输送系统的唯一性;“X”代表天然气下游市场配售主体多样化和终端客户多样化。
当前,下游企业大多数为单气源供应,只有少数为双气源或者多气源,下游企业可选择范围小。陈刚认为,相对富裕的管输能力及接收站TPA是天然气市场化的基础,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下游企业气源可选范围大大提高,首先实现三种气源的选择,随着下游向上游扩展和海外气源直接进入中国,可选范围不断扩大,天然气行业相对市场化初现。
陈刚认为,接收站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当前阶段引入气源竞争、促进供应较为现实的手段,基础设施常态化开放,促进天然气市场改革。江苏省通过打造公共属性接收站项目,促进多元化气源供应。未来,江苏省天然气气源将形成以海气为主、其他气源为辅的格局。
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持续进行,"煤改气"不断推进,天然气行业高速发展,消费量快速增长。据了解,2018年中国天然气市场消费总量2803亿立方米,较2017年增长430亿立方米,增速18.12%。其中国产气约1600亿立方米,进口管道气约500亿方,进口LNG约750亿立方米。
陈刚表示,在2017年全国大范围供气紧张之后,LNG接收站立项建设突飞猛进,河北、浙江、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建设势头尤为迅猛。截至目前,我国投产LNG接收站23座,其中2019年投产中海油防城港LNG接收站、深圳燃气LNG调峰储备站,LNG进口多元化局面不断加深。
在中国,LNG接收站以所有的股东合资成立项目公司模式运营,以项目公司为主体签订资源的供应,与下游客户签约,投资建立接收站和长输管道。日韩国家,LNG进口以燃气公司和电力公司为主体进行资源购销和中下游一体化投资运营管理。
据GIE数据,截止2019年4月,欧洲共有LNG进口接收站36座,接卸能力2410亿立方米/年。陈刚介绍,在欧洲,天然气购买(进口)企业与天然气运输、存储企业实行财务独立核算、产权剥离;运输、存储企业只提供运输、存储服务,不得买卖天然气;接收站需要向第三方开放。天然气公司或者第三方公司从资源方购买LNG,通过与基础设施公司签订服务合同,获取LNG的存储、气化及外输的能力,销售端与燃气购买用户签订天然气销售协议。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量化投资俱乐部顾问导师 董晖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量化投资俱乐部顾问导师董晖表示,江苏如东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快如东洋口港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天然气场内场外市场,推动如东能源岛建设。
2018年,我国天然气净进口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消费量持续增长的同时,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高。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预测,2035年我国天然气需求将为610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将超过50%。
然而作为世界天然气市场重要的参与者,我国至今仍然没有权威的、得到国际市场认可的天然气相关价格或指数。这意味着,无论是进口天然气,还是国产天然气,其价格都被动受到国际天然气价格的影响,从而无法体现我国市场真实的供需情况。
“目前全球天然气市场中心主要分为两块,一个是美国的亨利港,其天然气衍生品在纽约商品交易所进行交易;另一个是英国老牌的NBP(国家平衡点),其衍生品在洲际交易所交易。”董晖表示,“而亚太地区目前还没有形成比较大的、有影响力的天然气交易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机会。”
201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指出,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和市场化方向,体现能源商品属性。同时,《意见》部署的八个重点改革任务之一就是油气产品定价体制改革。
董晖指出,定价权原本由生产商和需求方决定,资本市场放开以后,定价权就会转移到资本市场里,由资本玩家掌控。目前我国天然气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以“三大油”为主,而随着未来的发展,市场将会出现即期交易、近月交易和远期交易。
“通过远期交易,我们可以先把价格稳定住,配合近月交易、即期交易,以此平衡市场的小波动。”董晖认为。
进口LNG(液化天然气)是进口天然气的主要组成,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内天然气价格。国际天然气市场中,LNG现货贸易的比重不断增加,未来LNG的现货贸易价格能更快速灵活地反应市场供需关系,全球天然气价格也会逐渐向现货市场价格靠拢。
“如东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董晖建议,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首先,如东要建好自己的基础设施,使之具备将来天然气衍生品的交割枢纽功能;其次,实行基础设施开放,使如东LNG接收站具备公共属性,并且能与即将挂牌的国家管网公司连接;然后,逐步培育发展LNG槽车、船货、气化气市场,并将如东打造成交易的对手方和撮合方,以此慢慢发展场外市场,形成可作为价格标杆的指数,并逐步发展期货、期权的交易。
“如此以往,一个真正能反映地区天然气供需形势的价格,就可能被中国或者亚洲乃至全球的天然气市场参与者接受。”董晖表示。
江苏鼎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休斯顿大学访问学者 张小雪
江苏鼎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休斯顿大学访问学者张小雪通过亲身经历的案例对LNG的冷能利用进行讲述。她从天然气产业全景、LNG接收站冷能利用工艺、LNG的冷能利用实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张小雪表示,大家都在着重讲解天然气行业的产供储销,从另一角度来看,通过利用LNG所具有的特殊属性,深度挖掘它的一些价值,打破LNG行业的天花板,可以给大家更多的想象空间。
张小雪介绍,LNG从海外运来以后,成分里除了甲烷以外,还有乙烷、丙烷和丁烷。运送过来的LNG的状态是在空气压力下,温度为-162℃。LNG可以气化成燃气烧掉,此外还有一个宝贵的冷能。在进行液气转换的过程,1tLNG能够释放的冷能总量大约是211kW。实际生活中,家庭冰箱是500升,用电量是1.5度每天,一吨LNG在气化过程中释放的冷量能够保持140个家庭用冰箱维持零度左右。
张小雪分析,LNG运来时处于液态,但在终端运用时,必须是处于气态的,所以在这之间有一个加温的过程,通过自体燃烧加温,或者海水汽化,或者通过中间介质对LNG进行加温。如果采用中间介质加热LNG,冷能利用的过程中全部都是物理变化,没有任何化学变化,不会对天然气本身的结构产生影响,这之间的冷能就可以保留和利用。
张小雪认为,冷能的利用是一个跨行业的事情,大家不可能完全想象到所有需求冷能的地方。实际上需要冷的地方有很多,比如说垃圾处理,很多橡胶的处理是需要低温粉碎的。还有比如化工行业,在化工生产中需要蒸汽加热,也需要冷却水对它降温,这个过程,可以用LNG进行冷能的转换,从而代替原来的电能或者其它中间介质。
按照应用的场景,冷能利用是能量转移的过程,可以把它分为间接和直接利用。间接利用是借助中间介质,通过两次热交换,把LNG里包含的冷能导出来;而直接利用需求的温度区域范围就相对窄一些,在零下162到零下90度之间,可以把冷能利用热交换导出来。
张小雪表示,现在如东接收站唯一一个冷能项目,空气分离,采用的就是直接利用的方法,温度区间大概是162到零下90度。空气分离原料是空气,这个过程中需要很多的冷能,这个冷能就来自于LNG,一年的LNG需求量是39万吨,大概占接收站周转能力的6%,可以实现液氧的产量是10万吨,液氮的产量也是10万吨。在国内,空气分离是冷能利用的一个常规项目。
LNG也可以直接发电,日本第一套LNG冷能发电在1979年运行了,每个小时60吨LNG的处理量,电能的释放量是1450千瓦。第二套设备是1982年,处理量是150吨每小时LNG,产生的电能是6000千瓦。第三个是1987年,用了120吨每小时的LNG,产生2800千瓦的电能。
张小雪介绍,大阪石化工业有乙烯工厂,因为乙烯精炼过程中制冷需要耗费的电能大概是20到30兆瓦的电能,而该工厂附近有一个LNG接收站,把LNG直接引过来,做乙烯精炼过程中冷能的来源,从而节约了制冷所需耗费的电能。除了经济效应以外,社会效应方面,利用LNG制冷还可以减少3.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同时也降低了生产乙烯所需要的运营成本,生产出来的乙烯在成本方面可以跟中国生产的乙烯的成本相抗衡。
张小雪认为,冷能利用是综合性的项目,跨越行业,才能达到冷能的深度利用。如东现在有中国最大的LNG接收站,我们就有充足的理由去推行冷能利用,让LNG产生更多的价值,可以引进很多的项目。洋口港现在已经实现了能源岛的目的,但未来对于天然气产业港的建设,LNG的深度应用及冷能的深度利用是很好的课题。
专题推介
如东县政协副主席、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蔡东
如东县政协副主席、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蔡东表示,自国家提出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工作以来,洋口港瞄准国家战略、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工作力度,拟在阳光岛现有650万吨/年LNG接收站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建设具备2000-3000万吨/年天然气接卸、仓储、气化、保税、转运能力的LNG能源岛,充分满足江苏天然气多元供给和全省天然气3天储备能力的需求,将洋口港打造成全国LNG接卸基地、储备基地、供应基地和销售中心。
蔡东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洋口港LNG产业发展的情况。
第一,洋口港发展LNG产业,建设LNG接收站的主要优势。
一是地理位置优越。洋口港地处长三角北翼江海交汇处,与上海距离适中,是我国10万吨级以上港口中距上海最近的沿海港口之一,也是江海联运便捷地,在洋口港建设LNG接收站,可以有效地服务整个长江流域,市场潜力巨大。
二是航道条件得天独厚。洋口港现有10万吨级航道所在的烂沙洋北水道宽1公里,可以满足LNG船舶全天候双向通行需求。
三是码头岸线资源充裕。洋口港已经规划的10万吨级泊位有10多个,完全满足LNG能源岛建设需求。
四是土地资源丰富。洋口港阳光岛已匡围3平方公里(4500亩),除已建和正在报批的项目用地外,还可以拿出足够土地满足LNG能源岛建设。
五是集疏运系统功能完备。洋口港疏解LNG的渠道多,方式灵活:管道,通过已建成的管线桥管道,LNG可接入全国天然气管网;公路,通过已建成的通洋高速和海启高速,LNG槽罐车可进入全国公路网;水路,通过洋口港LNG装船泊位,LNG槽船能够直接进入长江及内河区域;铁路,通过已建成的新长铁路和正在建设中的三洋铁路,LNG集装箱可运至广大内陆地区。
六是有多年LNG接收站运行的成功实践。在洋口港阳光岛上建设的江苏LNG项目已成功运行8年,来自全世界的Q-Max型LNG船舶都在洋口港实现过卸船作业。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卸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的336艘LNG船。实践再次证明,洋口港具有发展LNG产业的独特优势。
第二,洋口港发展LNG产业的重大意义。
一是服务国家能源战略。LNG作为清洁、高效的优质能源,在优化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大气环境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批示,要求把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作为一个重点工作抓好,同时要求“深化天然气体制改革,有关中央企业要限时完成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加快形成国家天然气一张网”。因此,发展洋口港LNG产业是服务国家能源战略的迫切需要,对于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和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能源结构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是助推江苏高质量发展。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天然气的年消费量均居全国首位,2018年达到282亿方,约占全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11.9%。利用洋口港的资源禀赋,发展洋口港LNG产业有利于江苏多元化供给格局的形成,可以为“气化江苏”战略提供充足的气源供给,更能满足国家对地方天然气应急储备至少保障3天以上的要求。在保障江苏全省用气需求的基础上,还能为其他内陆省份储气责任的落实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实现如东跨越式发展。如东作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重要载体,2018年全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6亿元,其中洋口港LNG接收站完成接卸653万吨,各环节实现全口径税收10亿元。未来洋口港将建成2000-3000万吨/年接卸能力的能源岛,总投资达400亿元,将会为如东经济的腾飞做出巨大贡献。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发展与LNG相关的配套产业。包括贸易、物流、交易中心、冷能利用、天然气发电厂等,更是为如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三,洋口港LNG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规划情况。
一是,洋口港已建成LNG接收站情况。目前已经建成的江苏LNG接收站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00亿元,是国家2007年核准的重大能源战略工程,也是国家西气东输补充气源,已建成3个16万方储罐、1个20万方储罐以及1个10万吨级LNG接卸码头,接卸能力650万吨/年。自2011年5月投产以来,已累计接卸LNG 2792.5万吨,特别是2018年,进口LNG653万吨,位居全国LNG接收站之首,为全国天然气供应发挥了重要保供作用。
二是,“十三五”发展专项规划中的LNG接收站的情况。LNG能源岛建设近期主要有三个项目:在建的中石油LNG接收站三期项目、在批的协鑫汇东LNG接收站和江苏省LNG调峰储运项目。其中,中石油LNG接收站三期项目正在建设,协鑫汇东和LNG调峰储备项目正在核准,预计明年开工建设。
三是,LNG配套产业的发展情况。洋口港已经为LNG接收站的建设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道路、管道、码头的建设。同时,我们为了完善LNG产业发展,投资3亿元建设了洋口港LNG集散和贸易结算中心,也就是今天论坛所在的这座大楼及后方的停车场,为贸易企业办公、LNG槽罐车停车、检维修、驾驶员生活配套服务提供设施。未来,在省市县各级领导关心下,在与在座各位嘉宾的支持下,我们将会打造洋口港LNG交易中心,打造中国LNG的阳光指数。
蔡东表示,未来的洋口港阳光岛,将会建成拥有4-5个10万吨级的LNG接卸泊位,3个1万吨级的LNG装船泊位,2500亩左右的LNG储罐及气化、装车等接收站基础设施,LNG集装箱堆场、2-3条天然气外输管线,接卸能力能够达到3000万吨/年的能源岛。
应邀出席本次会议的重要领导和嘉宾有: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潘建华,江苏省能源局油气处处长汤和银,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董事长叶国标,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粤涛,江苏省国信集团副总经理徐国群先生,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副总经济师吴刚强,中石油华港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启,华东中石油国际事业公司副总经理刘兴月,中稷(青岛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建浩,江苏省沿海输气管道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爱军等。
应邀出席本次会议的重要领导和嘉宾还有:中国华电集团上海分公司党委书记兼执行董事应光伟,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炯,国烨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冯阜营,中平资本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谭斯懿、执行董事王冰,宁波银行上海分行营业部总经理徐晓益,温州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吴克照,卓越金控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陆豪,德衡律师集团高级联席合伙人刘彦,上海国和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程放,上海精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明,华滋国际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秀春,安徽省天然气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姚礼进,港华储气(金坛)有限公司总经理储强,上海亮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冬杰,内蒙古蒙泰集团总经理靳春涛,展易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西悦,安徽安瑞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勃,中交城乡能源有限责任公司LNG事业部理徐磊,阿联酋宾扎耶德集团总经理杜森,香港中华工商总会副主席、一联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建亚,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量化投资俱乐部顾问导师董晖,淮南矿业集团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部部长范瑜刚,山西天然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杰,山西中液互联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维,高力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葛凯,山西国新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泽宇,中国国储能源化工集团首席投资官勾亦军,山西煤层气(天然气)集输有限公司LNG事业部部长王泽,南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周国雄,香港邦客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全成赫等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股东、会员及相关合作单位的领导及高管代表。
应邀出席本次会议的重要领导和嘉宾还有:乌鲁木齐工业投资集团监事叶文江,壳牌能源(中国)有限公司天然气事务总监郭颖,道达尔天然气与电力公司高级业务发展经理孙亮,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LNG市场开发经理杜川宁,万联能源集团副总经理皇甫义良,中石油国联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宋欣琳,上海中电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陈法志,上海君正集能燃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炯,中国LNG协会副会长汪晔,中集能源装备(南通)销售部经理萧震华等国内外油气领域大咖。
出席本次会议的如东县人民政府相关领导代表有:如东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小军,如东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蒋树建,如东县委常委、人武部部长黄涛,如东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旭峰,如东县政协副主席陆茵,如东县政协副主席、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蔡东以及如东县相关部门、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