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公司新闻
金融科技助力能源发展 北京中关村银行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开启战略合作 时间:2021-02-01 10:37:53 来源: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作者:李賏



1月29日,北京中关村银行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上海交易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针对上海交易中心油气产品交易业务和应用场景,发挥各自优势,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创新优化金融服务,深化产融结合,切实满足上海交易中心会员需求,服务油气价格市场化改革。

受国内疫情防控影响,上海交易中心与北京中关村银行开展多次线上交流会议。上海交易中心重点介绍了2020年推出的国际LNG交易、成品油、LNG运力、原油保税库容、LPG运力等创新交易品种。双方经交流达成合作共识,将着力推动金融深度参与能源产业链,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促进能源与金融良性互动,进一步降低能源产业运营成本,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北京中关村银行行长助理窦郁宏对上海交易中心创新探索的精神表示赞许,并表示中小型市场主体是未来能源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是落实党中央和政府相关指示,推动“X+1+X”油气市场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力量。未来,北京中关村银行将组织研究上海交易中心国际LNG交易拼单业务的交易主体、交易结构、现金流结构等关键要素,并提供差别化、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切实服务能源企业,与交易中心协同推动能源行业市场化改革。

2020年12月30日,上海交易中心推出国际LNG交易拼单交易功能,旨在更好地服务国内中小型市场主体参与国际LNG贸易,推动基础设施公平有序开放,促进我国“X+1+X”油气市场体系加快形成。我国最大的国际LNG贸易商中国海油发起首单拼单交易,金帝联合能源、东方龙能源等12家企业线上申购拼单成团,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了国际LNG交易“拼多多”的创新探索。北京中关村银行与上海交易中心正积极探索,期冀为会员单位提供更多切实的金融增值服务。


上海交易中心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王春鹏表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金融环境和不断创新的金融产品。目前,交易中心拥有超过2800家境内外会员,聚集了油气产业链上中下游众多优质企业。交易中心非常希望能与北京中关村银行开展深入合作,充分利用其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通过开发供应链金融等创新性的金融产品,为交易中心会员单位提供更多精准、高效的增值服务。合力为进一步降低能源企业资金使用成本、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结算、进而保障国家油气能源的供应安全作出贡献。



在与会者共同的见证下,北京中关村银行董事会秘书高峰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副总经理付少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北京中关村银行风险总监刘长征、供应链金融部主任米海丰、供应链金融部副主任刘白薇、供应链金融部业务总监刘永彪、业务管理中心高级经理胡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副总经理张春军、LNG 业务部负责人宁锁柱、计划财务部总监助理任秉煦、信息传播部负责人刘雪、指数研发部负责人陈茹怡、技术运维部负责人曾帅等同志出席线上签约仪式。

北京中关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京中关村银行”)由用友网络、碧水源等11家中关村知名上市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注册资本人民币40亿元。2017年6月6日,北京中关村银行取得金融许可证并获批开业,定位为“创新创业者的银行”,积极服务创新创业,重点开展小微、民营、科创企业特色金融服务,坚持以科技金融为主导的核心驱动力和开放合作共赢的办行理念,力争将自身建设成为具备特色化金融科技生态服务能力的开放银行,为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是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直接指导下,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能源交易平台。2015年3月4日在上海自贸区注册成立,2015年7月1日试运行,2016年11月26日正式运行。交易中心由十家股东单位组成:新华社、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申能集团、北京燃气、新奥能源、中国燃气、港华燃气、中国华能,注册资本金10亿元,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国内合资)。2020年天然气双边交易量811.48亿方,居亚洲现货天然气交易首位。